地址:廊坊市万达广场E座1808室
咨询电话:18632688886
QQ在线咨询:2595926555
请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帐号,及时了解更多资讯。
正文
素质教育为重的今天,用心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加孩子未来从业之路的竞争筹码,家长们的心里可谓是早有打算。钢琴教育如此狂热,正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体现。钢琴是乐器之王,是高雅与品位的象征。
近年在郎朗等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在钢琴教育上下功夫,从小培养孩子对钢琴音乐的领悟和欣赏能力。满足目前钢琴教育的社会需求,或是怡情养性培养孩子的艺术涵养和贵族气质,或是让孩子走上专业的钢琴演奏之路,都对我国现今的钢琴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孩子们的钢琴教学工作,也成为家长和钢琴教育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郎朗、李云迪等年轻一代钢琴人才的出现,无疑是我国钢琴事业发展的骄傲。
然而,目前国内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让钢琴教育家们倍感焦虑。“杂牌教师”鱼目混珠学钢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孩子找一个好的钢琴老师。目前中国的学琴家庭中,大部分家长对钢琴并不了解,主要依赖于钢琴老师的专业执教能力。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到孩子钢琴基本功的好坏。与上世纪80年代不同,当时学钢琴还是件比较稀罕的事,学生少老师专,教学质量比较有保障。
如今随着钢琴的普及,钢琴教学的“高回报”逐渐成为教师队伍龙蛇混杂的一大诱因。据调查,钢琴教师每上一节课一小时左右收费大多在100元至200元,粗略计算一下,一个普通教师一年下来少则挣 5万,多则挣10余万,而高级教师年收入可达20万左右。很自然的,社会上一些非专业出生的“杂牌军”也逐渐加入到钢琴教学的行列中去。
不少钢琴专家对此十分担忧,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在接受采访时就说:很多“外交型的钢琴教师”全靠三寸不烂之舌吹、捧、骗把学生收到,还有很多“老师”通过半年或一年的集训学习后也开始收学生。学生的基础都被打歪了,要想再熟练掌握正规、专业的技巧,难度非常大。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专业教研室主任唐哲博士也对这个问题颇有感触,通过几年来在国内担任比赛评委的经历,唐哲博士对中国钢琴老师良莠不齐的状况表示无奈。他认为:误导比单纯地浪费时间还可怕,学生的无知和错误是可以原谅的,但老师对错误的不闻不问或无法察觉,则是极为不称职的。对于每一位家长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找一位称职的好老师,一位自己所能找到的最好的老师;而如何规范教师队伍,出台相应的教师资格认证措施,则是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紧考虑的问题。
家长或放任自流或盲目拔高孩子天生对新奇事物的猎奇心理,总是让他们在初识钢琴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于是,当学习进程继续下去,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琴态度逐渐出现在家长面前:
一是,孩子开始逐渐缺乏耐性,表现出对学琴的兴趣慢慢减弱,甚至抵制练琴;
二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天赋和学习热情,具有专业琴者的潜质。
面对第一种情况,有的家长开始觉得钢琴也许并不适合自己的孩子,于是选择放弃,或是顺其自然:不勉强、不强制。事实上,这种所谓尊重孩子兴趣的理性做法并没有得到所有专家的认同。
刘诗昆就认为,在琴童的学习过程中,适当的强制是必要的。刘诗昆主张“软硬兼施”,他反对一味的打骂孩子,但是完全不给孩子压力也是不行的。“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做功课也好,练琴也好,除了少数孩子以外,多数孩子都是因为不得不做,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一架漂亮的钢琴从此成为摆设,是每一位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当你的孩子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如何把握好强制学琴的度,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也许跨过了那个艰难的砍,孩子所面对的会是另外一条全新的钢琴之路。
相反的,当孩子对于学习钢琴始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有些家长的期望值就开始过分膨胀,“考级热”的盛行与此不无关系。不少家长、老师,对考级抱有过强的功利心,眼睛总是盯着考级或比赛加分。当孩子的考级成绩不理想时,家长的不满情绪常常会给孩子增加心理及生理上的压力。
对此现象,专家们是一致反对的。国际钢琴大师凯沫林教授明确表示,让孩子们只练固定的曲目参加考级,这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弹琴应该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要综合全面地平衡发展,而不是翻来覆去地死记硬背几首曲子。钢琴家刘诗昆的看法与其不谋而合,“死记硬背、埋头瞎练考试曲目,而疏忽了对钢琴整体的系统学习与训练,到头来只会走进艺术的死胡同!” 对待考级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耐心,或许是这部分家长应该注意的地方,将考级作为检验孩子一段时间以来的学琴成果,才是考级本身的作用和意义所在。
深陷比赛成名的泥潭有了郎朗、李云迪等大赛成名的先例,通过比赛展露头角似乎已经成为培养琴童尽早成名的一条捷径。家长和老师为此也是挠足了心思,从小培养孩子苦练弹琴技巧,热衷于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钢琴比赛。
凯沫林表示,近年来中国的钢琴孩子扬名世界,这要归功于幕后的钢琴教师,他们帮助孩子从小把钢琴基础打好,这非常重要。但他坦言,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孩子弹琴的技巧好,可是如果过度强调技巧,而对于音乐的时代背景等音乐背后的东西了解不够,音乐是没有表现力的。钢琴教育家赵屏国也认为,艺术教育不是竞技教育,功利主义也许会培养出考级和比赛的优胜者,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艺术大师的产生。
对于那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来说,要他们完全摆脱功利思想,不理会各大赛事的诱惑显然是不太容易的。那么,如何均衡内涵与技巧的双向提高,不让自己的孩子仅仅只做一个比赛赢家,则是摆在家长和老师面前,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事实上,我国正处于钢琴教育发展的一个上升阶段:钢琴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优秀的钢琴人才不断涌现,老一辈钢琴艺术家为了国内钢琴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
我们要做的,只是拨开眼前的教学误区,让孩子的钢琴之路走得更加健康而富有成效。